普通人考上重点大学难吗,少花钱让普通孩子上985/211的捷径秘笈

0.少花钱少费劲就是赚,走捷径很光荣

1.择校是拥抱竞争还是规避竞争

2.中心城市211/985优录大数据里隐藏的蓝海

3.盲目发展特长是铺货思维

4.三力合一,没有竞争

5.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在官方竞赛中的获奖优势

6.挑选蓝海竞赛项目

7.补救:还有什么后发捷径



正文


大家好,我是跨境杨少,12年跨境电商老卖家,独创《选品四层方法论》,跨行业多项目连续创业者,90%以上的项目年变现百万级别,因为我是蓝海偏执狂。


上一个听我当面讲完育儿《三力合一》理论的,是一个自己就是学霸的妈妈,听完后她说以后要和我多吃吃饭,我说算了我老婆会介意。


一般提纲都是从“1.”开始,这次我从“0.”开始,得了蓝海病就是这样的,but I like it。


理论是我独创的,我个人也是这个理论的受益者和成功案例(成绩很一般但保送985热门专业),因缘际会获得的捷径,蓦然回首总结其中可复制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0.少花钱少费劲就是赚,走捷径很光荣



这篇分享没有二级标题,也不会把关键词加粗,要看懂需要增强注意力,所有帮助你focus and concentrate的办法我都不会用,爱看不看,爱懂不懂。


这篇文章也许会被我分享到一些赚钱社群财迷社群,不要以为跑偏了,育儿不成功,赚再多钱也会面临投资黑洞,掌握育儿和升学的捷径,可以省掉很多钱和时间精力,这就是赚,如果你是成功的老板,不会反驳这一点。


很多老板基本上也都成家立业,彩旗红旗各种旗,多维度立体式成功,但如果在孩子的教育和升学上漠不关心,完全外包给老婆,那你的成功拼图就还是缺一块。


过去几年我服务了1200多个老板,大部分是跨境电商卖家,我喜欢服务老板,因为他们有能力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否专业,然后决定是否付费。时间长了,我对老板们的刚需就比较敏感,这篇文章试图解决老板们的育儿问题,交付质量一如既往,看完就明白。


很多人生来就是通透的,却因后天教育而失去,然后用尽一生反求诸己。比如我自己就花了三十多年才抵抗掉不要虚荣,不要骄傲,不要走捷径等等毒药,千帆过尽,虚荣使我自驱,骄傲使我满足,捷径使我成功。


合法走捷径是一种能力,是动脑子规避竞争,非常阳光非常值得提倡。我们的教育不能一边教孩子要爱动脑筋,一边又阻止他们独立思考。精神分裂。



1.择校是拥抱竞争还是规避竞争



不是在否定择校,也不是否定学区房的价值。这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才玩儿的起的东西,总体上有钱人的决策正确率和成功率肯定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不要拿个案来反驳,喜欢拿个案说事儿的人认知都是偏低的。不解释。


我们讨论择校思路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以及没能力买学区房的人,有没有什么另辟蹊径,兵出子午谷的办法。


择校带有很浓的一元成功论的色彩,一元成功论下最终胜出的人,基本都是从烈度最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比如科举,比如名校。其实就是挤独木桥,这肯定是在拥抱竞争,择校只是选择了个离独木桥近的区域,并没有解决不落水或者不被踩死的问题,也没解决把桥变宽的问题。


每个人能承受的竞争烈度是不一样的,合适的才是好的,每一种竞争都会有胜出者,捷径就是挑选烈度不高的那一种竞争——本文讨论普通人普通孩子,天才孩子在顶级烈度里也不一定有啥竞争。很多孩子是不擅长学业竞争的,甚至抵触。主动降低竞争烈度,主动挑选竞争对手,做不对称(信息差)发展,会有意外收获。


因此,有能力择校的普通孩子,不要太强求成绩,可以多注重特长。没能力择校的普通孩子,也不要觉得输在起跑线了,因为升学赛道不是一条简单直线,利用好资源,培养有功利价值的特长,是一条可以抵消择校优势的捷径。


发展特长谁还不知道,但怎样选择特长才最容易出成绩,获得升学捷径,你研究过吗?



2.中心城市211/985优录大数据里隐藏的蓝海



升学也有大数据,但前提是你要有不对称的思路。


这也是我平时选品课上经常说的,选品软件没有用,只有当你有自己独家的选品模式的时候,选品软件的大数据和辅助功能才有用。选品软件给你看那些大类目标品的中国卖家集中度什么的啦,有啥意义,真的跟你有关系吗?同样,那些名校的升学率数据,真的跟你有关系吗?


很多人对大数据的理解,就仅限于当新闻看的层面。

那么在升学中,功利性特长的升学大数据是怎样的,能否印证我们的选择,能否帮我们的选择调优呢。


我以南京为例,南京的大学资源(211/985数量)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在过往20年中,南京211/985高校的自主招生/优录/保送/提前录取的学生中,南京本地生源的占比达到90%,在没有废除会考7优2良保送资格,教职工子女优录资格之前,这个占比更夸张。北京上海则还另多出一个本地生源高考分数线更低的优势,优录大数据也差不多。


这个数据提示我们:中心城市211/985优录招生中,本地生源占据大部分名额,甚至达到90%,而本地生源在高考录取比例上,永远不可能达到这个变态比例,因为在高考上本地与省内外其他考生是平等竞争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巨大的竞争优势。如果你身在中心城市,与其去鸡娃高考出人头地,不如保持成绩中上,外加一门对口优录项目的特长。孰难孰易,一目了然。


蓝海思维就是规避竞争,选容易的。想要特长出成绩,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有方法与捷径(本文第3-7节会详细分析),在我看来是低于高考得高分的难度的。


这些特长主要分两个半类,两个类是体育竞赛和强基(奥赛)竞赛,还有半个是艺术生,之所以是半个,是因为艺术类院校是211/985的很少。另外还有一些211学校优势专业对口的竞赛,比如航模竞赛,虽然不是传统奥赛也不是强基计划项目,但是南航北航都是211名校。


近几年体制内和国企招人有个潜规则,就是第一学历是211大学的,等价于海外排名前200的世界名校,在这个潜规则下,私营企业也开始对211/985名校生趋之若鹜。这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大数据,因为211大学数量远多于985,这提示我们普通家庭培养孩子上211的难度和性价比,是大大优于送出国上名校的,也优于985。


(ps.近十年留学归国就业的性价比(家庭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回报比)已经越来越差,差到可怕,未来在逆全球化的大势下,出国留学性价比会低到令人发指,非常富裕的家庭可以不care。)



3.盲目发展特长是铺货思维



铺货,跟卖,追热点,这是跨境电商新手或者不专业的卖家常用的选品方式。

铺货的底层逻辑是“碰”,撒大网守株待兔。追热点,跟卖的底层逻辑是“抄”,也并没有在动脑子。


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选定发展什么特长上,差不多也是类似的状态。

你要问他为啥给孩子学这个,回答基本上1.孩子喜欢,2.被孩子朋友同学带着一起上的,3.自己看好但路在何方如何出头并不知道。


普通孩子,喜欢的东西是经常变的,过分尊重孩子,帮他把感兴趣的都学了,或者不尊重孩子,把自己觉得好的都给孩子报了,跟铺货思维一样,本质上在“碰”。连“抄”都不如。


区分跨境电商新手和是否专业的第0步,就是看有没有蓝海思维。

给孩子选兴趣和特长也差不多。举个例子,我本人是计算机特长保送的985,现在机器人培训编程培训很火,但我没有给孩子往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我当时学编程时,社会上一个培训班没有,知道的家长几乎没有,都是学校里挑数学还不错的,送到公办机构里免费学,因为当时邓小平有句话“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一层层往下落实,第一步被组织起来的都是体制内的力量,学费啊钱啥的先别谈,咱先把领导的话落实了再说。随便参加个官方竞赛,都是三等奖保底。海蓝的不行。


说实话我当时对计算机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觉得新玩意儿,酷炫,有面子,虚荣。学的也不太好,基本上没有突破过三等奖(鼓励奖),对普通孩子而言,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很简单,没那么多来自灵魂的判断与选择,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话术帮助孩子爱上一个东西。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1.蓝海特长项目,2.有长期功利性回报,3.有捷径或者资源整合优势,然后把谈恋爱时候哄女人的本事拿出来,哄孩子去学。


接下来就讲具体怎么选择可以满足上面3点。



4.三力合一,没有竞争



讲一个本人亲身案例。

上文说到我虽然从小发展计算机特长,但从小学开始竞赛成绩一直不好,没有对我的升学形成助力,并且当时由于父母追“热点”,我还同时在学画画,发展美术。

初中进了一个名校,强手太多,校内的计算机班都没轮上我,初中三年这个特长发展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转折点在我中考失利,进入一个二流高中的时候。这个高中虽然二流,但是全校唯一的国家级特级老师,竟然是计算机老师,并且她还是信息学奥赛市集训队的老师。

可惜这高中太二流,虽然这位老师很牛逼,但能代表学校一战的选手很少,老师没啥选择的余地,矮子里面拔将军,上场机会总轮得到我,当然开小灶辅导也少不了,于是高中三年我每年获得一次江苏省一等奖,最后获得保送资格上了东南大学(985)通信专业。当时我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的均分是540,连一本都不能保证上。


当我有了孩子,我意识到,个人兴趣/天赋是一方面,父母特长/家庭投入是一方面,所在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是第三个重要方面。

择校择的究竟是什么,学区固然重要,学校是否有传统优势项目,以及这个项目是否适合你的孩子,你能不能利用上学校的传统优势,也很重要,甚至可以部分抵消学区房的作用。


如果你调研一下另一个你从未关心过的大数据,你会豁然开朗。就是中心城市的大部分小学,中学,即使不是顶级学区好学区,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传统优势竞赛项目。一个有传统优势项目的学校,派出的选手为什么更容易得奖,下一节详细分析。


再举一个例子,我目前就没有学区房,我孩子就近入学的是一家普通到每年招不满的小学,但这个小学有两个传统优势项目,武术和航模。他们的航模队获奖很多,由于建邺区没有初中搞航模项目,建邺区的一个名校的初中航模特长生也是来这个小学培训,追踪发现,有通过航模竞赛获奖而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名211)录取的学生,就有来自这个小学的。


进这个小学的航模队,就跟我进当时那个二流高中的计算机集训队一样简单。

第二个例子,仍然来自这个差学区,这个学区就近入学的初中,也有一个传统优势项目,网球,获奖非常多,但这个项目我家孩子用不上。上文讲过,体育特长生一直是升学优录对象。


多动一下脑子就少了好多竞争。

所谓三力合一,就是学校力,家庭力,孩子个人力,的三力合一。如果能实现这个局面,你孩子未来几乎不面临什么大的竞争。


具体步骤:

1.孩子学龄前,有学区也好没学区也好,在自己尽可能的择校能力范围内,调研清楚每一个小学的传统优势项目。


2.结合家庭/家族的特长或者传承,比如是科研世家还是文艺世家,去匹配相应优势项目的学校。父母双方都没有特长怎么办,有钱也可以,选定方向,有长期预算投入能力也可以。没有钱怎么办,坚定在这个项目上愿意投入长期时间也可以,聊胜于无,预则立不预则废。


3.编织话术,营造氛围,连哄带骗,让孩子爱上这个项目,产生兴趣,主动学习。


挑选优势,强化优势,培养优势,三力合一,没有竞争。



5.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在官方竞赛中的获奖优势



毫无疑问,有传统竞赛优势项目的学校,在这个项目的培训资源和培训能力上,一定是顶级的,一般来说是校外的社会培训机构无法匹敌的。当然孩子是否主动学习,是否用心投入也很重要(本文不讨论这个)。


培训资源和参赛经验是锦,锦上添花,“花”就是有些竞赛是靠评委打分的,这些竞赛往往传统优势学校的选手会有评分加成。因此更容易获奖。

大部分父母没有参赛经验。所以没具体体会过。

看过奥运会的人都知道,有些评委打分项目,受评委影响还是很大的。


另外补充一点,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有升学加成有升学功利的竞赛,一般这些竞赛的主办单位是体制内机构,比如教育局,体育局,各级科协等政府部门,这些部门举办的比赛,即使达不到保送名校一步登天的作用,但基本上都属于大学优录会被参考的比赛,即:有意义的比赛。目标既然定下,一切就谈功利。这一点也是很多家长没有经验。浪费时间在很多社会机构举办的竞赛上。


举个例子,计算机相关竞赛,很多人只知道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但是省科协也举办一些计算机竞赛,有些软件设计竞赛,多媒体设计竞赛,几乎跟编程无关,成绩主要靠评委打分,以我亲身参加过的一次设计竞赛获奖经验而言,不仅传统优势项目学校选手有评委加成,甚至地域也有加成,明明水平差不太多,地级市选手比不过省级市选手,评委打分确实偏低,除非特别优秀。我作为省级市又是传统优势学校选手的一手参赛经验就是,这确实是个获奖捷径。



6.挑选蓝海竞赛项目



很多家长喜欢给小孩搞数学奥赛辅导。太没有蓝海思维,选了个红的不能再红的红海项目。

奥数是很多小孩从幼儿园就开始抢跑的。再者,数学本身对智商天赋还是明显有要求的,即:靠后天努力能获得的成绩加成很有限,有些孩子不行就是不行。


竞赛项目其实现在已经非常多,第5节已经提到,要多了解体制内官方机构都有那些比赛,这也是个大数据,主要思路就是选择比赛种类多的项目,竞争少的,要既有笔试的标准化评分的,也有靠评委的非完全标准化评分的。从这点看,奥数再次不满足,因为奥数主要就是做题,得分是完全精确量化的,没有模糊空间。极端反例就是艺术生竞赛,几乎非常难量化,因此还有很多人分析和追逐评委喜好。


举个例子,我曾经得到的三个计算机省一等奖,其中有两个是评委打分竞赛,一个是多媒体软件设计,这个一等奖当时高考加20分,并享受211名校一本线优录自由挑选好专业;另一个是信息学奥赛互联网应用素质竞赛,这个比赛不考传统编程,主要是比做网站,得分完全靠评委,由于属于信息学奥赛的大类别,升学优势非常巨大。这就是个典型的隐藏在看似红海竞赛中的蓝海项目。一般来说奥赛是取全省前50名为一等奖,这个信息学应用素质赛由于比较冷门,加上我具备刚才讲的两种加成,再加上我当时发挥确实不错,得了一等奖第三名,后来教育局为这个赛的一等奖前十名单独办了一个信息学奥赛内部赛,只要成绩不是太差,就补入信息学奥赛正赛获奖名次40名之后,而正赛的省一等奖是可以保送的。


真的是走了大捷径,虽然当时我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但是经历过,就会总结出,了解和调研的清不清楚,决定了你能发现多少捷径,找到多少蓝海。我也因此一直养成追求蓝海信息差的习惯,不管做什么行业的创业,总要了解到很细分的市场,寻找套利空间。



7.补救:还有什么后发捷径



有些做父母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错过了一些早期做选择的机会,会觉得很后悔没早点听到我的三力合一理论,如果早点知道这样的底层思维,这样完整的逻辑,孩子小的时候,也不会乱培养,后悔当时毫无章法,没有长期规划,也不懂怎么规划。


针对这部分父母,我提供两个半后发捷径。

1.化学奥赛

有个高校化学老师跟我说,化学就是数理化里面的文科,只要肯下功夫,很容易出成绩。

我深以为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化学是到初三才学的,专注于化学竞赛,可以抵消掉那些幼儿园就开始搞奥数的孩子的先发优势,何况化学奥赛对你孩子的天资要求远远低于奥数竞赛。


2.生物奥赛

与化学竞赛同理这是个理科中的偏文科学科,对孩子智商要求没有那么高,一样是属于努力会有回报的项目。而且生物是高中后半段才开始学习,特别适合看完我这篇文章发现孩子已经高中不知道怎么临时抱佛脚的父母。


3.流行音乐艺术生

这就是那个半个的捷径,这个信息差来自与浙音老师,浙音因为出了几个有名的歌手,现在挺火。

那些学业真的比较差,短时间无法弥补和提升的孩子,比较适合走艺术生路线,但大多数艺术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抢跑了。

但唱歌例外。

唱歌是一个半年可以培训到准专业级别的项目,浙音川音这种唱歌名校,很多学生并不是从小学唱歌的。

很多家长对唱歌嗤之以鼻,觉得不要混文艺圈。那么你上211/985,未来孩子就业就一定对口吗,但是是否名校出身,还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的。抓大放小,不要提前考虑还不确定成不成功的之后的事情。

我有些跨境电商的学员,选品还没测品,就跟我讨论账期问题,这是典型不专业,或者叫缺乏底层思维逻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cysmvp.com/fenxiang/20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20970700@qq.com